<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文旅 >

              東昌府區非遺保護讓傳統文化“火起來”

              來源:聊城日報  2022-12-12 16:31:46
              A+A-
              分享

                本報訊(記者 王培源)“我和朋友第一次體驗了木版年畫的制作過程,感覺非常神奇,以后將邀請更多外國朋友來體驗中國文化的奧秘。”12月6日,來自美國的杜簡寧說。

                大運河不僅賦予東昌府區“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的美譽,也留給后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其中,道口鋪街道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

                道口鋪街道現有區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32項,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2項、省級3項、市級9項,是遠近聞名的非遺文化小鎮,先后被授予“山東省文化生態名鎮”“山東省旅游強鎮”等榮譽稱號。轄區內傳統工藝東昌木版年畫、東昌銅鑄、東昌毛筆、東昌澄泥令人贊嘆,文藝項目竹馬舞、花桿舞獨具魅力。

                “東昌木版年畫始于明代,至今已經有300多年歷史,傳承到我這里已經是第6代?,F在木版年畫在市場上依然很受歡迎。”今年72歲的省級傳承人郭春奎告訴記者,自己多年來不遺余力地傳承推廣東昌木版年畫技藝,如今每年慕名到其工作室參觀制作工藝的人員超過2萬余人次。

                馬先明是省級非遺項目東昌銅鑄雕刻傳承人,他和團隊復原了故宮幾近絕跡的宮廷制作技藝,將鐘表制作過程進行網絡直播,吸引了數十萬粉絲,鐘表及其周邊產品線上銷售火爆,創造了非??捎^的收益。

                東昌府區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以構建科學有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為目標,以資源普查、名錄建設、支持傳承人傳習活動、開展宣傳教育為重點,穩步推進非遺各項保護工作。截至目前,全區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20項,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2項(東昌葫蘆雕刻、東昌木版年畫),省級13項,市級32項,區級73項;共有各級非遺保護傳承人233名。同時,東昌府區積極開辦非遺傳習所,開設非遺大課堂,建設非遺博物館和非遺傳承基地,舉行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等活動。全區現建有各類非遺博物館6處、傳習基地1處、傳習所10處。

              【編輯:任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