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文/圖 記者 馬永偉 通訊員 王偉)2月17日,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在陜西省榆林市正式拉開帷幕,國家級首批非遺項目“聊城雜技”作為山東省唯一一個受邀的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類非遺項目,在榆林老街一號點位參加展演,同臺展演的還有國家級非遺項目陜北道情、合陽提線木偶。
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由文旅部指導,中國非遺保護協會主辦,陜西省文旅廳,榆林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山東、河南、四川3省擔任主賓省,中國數字文化集團承辦。山東省各地市共精選了45個非遺項目參加展演展示,聊城雜技和呂劇作為展演類項目分別在1號點位和6號點位參加展演。
胥士康表演《太空漫步》
首場展演,聊城市雜技團表演了《太空漫步》《頂碗少年》兩個節目,團長王云貴與陜北道情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白明理、合陽提線木偶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王宏民交流了傳承經驗。聊城市雜技團演員胥士康、徐佳怡的表演受到了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
徐佳怡是聊城市雜技團頂碗技藝第6代傳承人,她8歲進入聊城市雜技團傳習中心開始學習雜技,練習頂碗已經有5個年頭。去年10月,她主演的《巾幗木蘭——倒立技巧》在第16屆山東雜技魔術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胥士康、徐佳怡表演《頂碗少年》
此次是她首次參加國家級非遺展演,看到同臺的陜北道情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白明理帶著徒子徒孫參加展演,她心中非常激動。“在《頂碗少年》中,我的搭檔是胥士康。在臺下他是我的老師,在生活中他又像是我的家長。而帶隊的王云貴團長,又是胥士康的老師,這是我們聊城雜技人的一脈相承。我必將把各位前輩對我的愛護轉化為成長的力量,爭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秀保護者和傳承人,將聊城雜技藝術發揚光大。”徐佳怡說。
本屆年會以“打造非遺年度名片、綻放非遺絢麗色彩”為主題,由開幕式、創新展覽、巔峰論壇等內容組成。有近200個非遺項目400多位非遺傳承人相聚榆林。聊城雜技在2月17日至2月20日進行為期4天的展演。此次非遺保護年會同時設立齊魯街、河洛街、天府街、三秦街四條特色非遺街市,與榆林老街現實街景相輔相成。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