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曹天偉 本報通訊員 張子如
精度達到微米級!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市高質量發展現場觀摩會上,由金源高端裝備生產的幾套直徑超過3米的風電軸承保持器,引起與會人員的關注。
一個個像金源高端裝備這樣的優質項目,正在開發區蔣官屯街道落地開花。蔣官屯街道立足自身區位和產業優勢,著力做好產業升級、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等重點文章,提升了高質量發展的成色和底氣。
鼓足產業發展“勁頭”
大型塔吊揮舞巨臂,施工車輛往來穿梭,1月2日正是元旦假期,希杰食品二期項目現場依然機聲隆隆。聊城希杰食品公司總經理林弘烈介紹,項目投產后,年可生產冷凍食品1.6萬噸,實現產值4億元、納稅1700萬元。
走進蔣官屯街道,撲面而來的是項目建設的濃厚氛圍。街道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著力抓好征地拆遷、服務保障等工作,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轄區共有重點項目47個,總投資290.9億元,截至目前已開工30個項目,完成年度投資44.3億元。
在抓好產業項目的同時,蔣官屯街道把被征地群眾安置工程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力抓進度、趕工期。目前,桑海新農村二期正在安置,濱河安置區二期結算完成,固均店安置區實現入住,李行安置區室外配套設施也正在建設之中。
牽緊項目建設“牛鼻子”,激活了高質量發展“動力源”。2021年以來,街道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7.19億元,同比增長10.7%;規上工業產值完成268.5億元,同比增長21.8%。
擦亮民生福祉“鏡頭”
小康路上,不能讓一個人掉隊。
雖然地處城區,但蔣官屯街道仍有脫貧享受政策群眾422戶、813人,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戶25戶、77人。街道在建立健全防返貧機制上下功夫,為困難群眾購買特惠保險,提高因病住院報銷比例;幫助19名家庭困難學生申報雨露計劃,免除學習費用;設立孝善養老基金,倡樹愛老敬老的社會風尚,目前共有150戶群眾自愿參與,金額達到32.7萬元。
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蔣官屯街道扎實推進鄉村“五大振興”,實現兩者有機銜接。如在組織振興方面,探索“支部領辦+特色項目”和“支部領辦+產業升級”模式,實現“黨建引領、支部領辦、集體增收、群眾受益”的目標;在產業振興方面,2021年投入鄉村振興專項資金300多萬元,在黑龍江路南建設冷庫項目,資產收益用來向脫貧享受政策群眾分紅;在生態振興方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及生態環境治理,投入專項資金150萬元對大孟營村地下排水設施進行提升改造。
勇立城市治理“潮頭”
1月4日上午,家住天安新村的張桂萍老人正和幾位鄰居嘮嗑。談起小區的變化,老人直言:“過去樓道里電線亂成一團,車輛亂停亂放。經過改造,各種線路變清爽了,道路變平整了,車輛也都停進了車位。”
為改善小區居民居住環境,2021年,蔣官屯街道對濱河花園、東苑小區、天安新村等老舊小區進行改造,通過粉刷圍墻、梳理線纜、實施雨污分流、改造供暖設施等,徹底讓小區“改頭換面”。
蔣官屯街道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相結合,對轄區重點部位和領域進行改造提升,如針對便民市場,設立母嬰室、食品快檢室,重新進行分區;針對“五小”門店、公共場所、建筑工地、背街小巷等,全年安裝廣告牌1853塊,制作公益宣傳牌3000多塊,新劃定停車線4萬多米。
在提升城市“顏值”的同時,蔣官屯街道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全面治理鄉村環境“臟亂差丑危污”問題。2021年,共動用機械810次,出動人工13200人次,清理垃圾10800噸,平整殘垣斷壁、廢舊房屋85.2畝,治理坑塘36個,清理疏通溝渠19.5公里。
2023-04-06 09:24:33
2023-04-03 16:30:09
2023-04-03 15:57:09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