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林金彥
1月26日,在聊城寬凡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罐罐糖蒜被裝進包裝箱。“這是我們的主打產品,每年能生產2000噸以上,這些打包好的產品主要供應電商線上銷售。”公司總經理劉長賓介紹,公司利用沙鎮鎮蔬菜產業發達的優勢,開發了腌菜、食用菌、熟制水產品3個大類30多個品種產品,產品暢銷全國。
東昌府區高科優質種苗繁育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在查看茄苗長勢■商景豪
聊城寬凡洋食品有限公司的成功,得益于沙鎮鎮蔬菜產業的發展。沙鎮鎮政府二級主任科員劉強介紹,沙鎮鎮的蔬菜種植業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經過30年的發展,全鎮已經發展起包括西紅柿、茄子、西葫蘆、大蒜、大蔥、食用菌等在內的七大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目前,全鎮蔬菜種植面積超10萬畝,七大種植基地輻射全鎮絕大多數行政村。
沙鎮鎮蔬菜種植產業呈現出專業戶、專業村、專業化的“三專”特色。在產業基礎較好的李堂、袁樓、大張等村,村集體積極引導扶持蔬菜產業發展,通過對土地、資金和人力等資源的優化、整合,充分調動村民的生產積極性。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蔬菜產業作為沙鎮鎮的優勢特色產業,我們不僅要把它做大,還要把它做強。”劉強表示,沙鎮鎮著力構建現代蔬菜產業體系,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實現蔬菜產業振興的目標。
目前,沙鎮鎮擁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家庭農場2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0家。以蔬菜育苗產業為例,以往都是一家一戶育苗,無論是生產規模、生產效率都處于較低水平。沙鎮鎮扶持龍頭企業——東昌府區高科優質種苗繁育專業合作社,投資3500萬元建設了先進的育苗基地。該合作社專注于蔬菜新品種的科研、繁育、推廣工作,實行“合作社+社員+農戶+公司”的合作模式,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發展模式,并與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F在,該合作社年繁育種苗2000余萬株,不僅滿足了周邊菜農的需要,還遠銷河北、河南、江蘇等地,帶動東昌府區及周邊地區新增蔬菜種植面積60余萬畝。
發展蔬菜產業全產業鏈,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是沙鎮鎮實現蔬菜產業提檔升級目標的重要渠道。該鎮將蔬菜產業與下游加工業、服務行業緊密結合,推動傳統行業迸發新活力。目前,沙鎮鎮成功培育東昌府區高科優質種苗繁育專業合作社、東昌府區綠康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聊城寬凡洋食品有限公司、山東民康食品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提高了產品附加值,促進了蔬菜產業增效。
沙鎮鎮還全力推動蔬菜產業與電商融合發展,發展“互聯網+農業”。農業龍頭企業紛紛入駐國內主流電商平臺、社交平臺,大蒜、黃瓜、豆角等農產品經過加工后在網上銷售,成為“網紅”產品。據了解,2020年,沙鎮鎮農業企業通過電商實現銷售收入9200余萬元。
【編輯:顧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