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桐 郭洪廣
對于不少人來說,春節是放松休息、全家團圓的節日。然而,在高唐縣固河鎮,春節期間卻是很多農民管理大棚、銷售蔬菜的關鍵節點,對于他們來說,這個年既是忙碌年,又是收獲年、幸福年。
2月6日,走進固河鎮李集村的設施蔬菜園區,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日光溫室大棚在陽光下格外耀眼。走進村民李延釗的西紅柿大棚,撲面而來的熱浪,讓人感受到幾分春天的氣息。李延釗的櫻桃西紅柿已進入采摘期,一人多高的西紅柿秧上綴滿了鮮紅的西紅柿,紅綠相間,十分喜人。
有著近20年大棚蔬菜種植歷史的李集村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逐步發展為全村的主導產業,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
“種了幾年櫻桃西紅柿,效益還不錯,這8個棚一茬下來能收入30多萬元。每年我都會在10月份左右開始移苗,這樣,正好趕在春節期間上市,這個時間段的市場需求比較大,價格相對也比較高。”李延釗說,把西紅柿的成熟期控制在春節前后,不僅滿足了春節期間時令新鮮蔬菜的供應需求,還能賣個好價錢。今年大棚的蔬菜之所以效益好,除了市場價格好,更重要的是,當地政府部門、鎮村干部以及合作社齊心協力想辦法,共同幫助菜農克服疫情對大棚蔬菜銷售的影響。
正在大棚里給黃瓜苗澆水的種植戶任汝偉也忙得不亦樂乎。“芹菜剛賣完,我就在大棚里種上了黃瓜,這樣既給大棚倒了茬,又能讓這茬黃瓜提前上市賣上好價錢。”任汝偉高興地說,“我這二畝芹菜賣了2萬多元,黃瓜剛栽上,40多天就能上市,預計能賣三四萬元!”
近年來,固河鎮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將大棚種植作為加快鄉村振興、增加農民收入的發力點,建成3000畝冬暖式溫室大棚種植基地,其中高標準溫室大棚有650個。
有忙碌就有收獲。一座座蔬菜大棚不僅映照出新春好光景,也讓菜農們坐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車。如今,大棚蔬菜種植產業讓固河鎮從環境治理的“風貌美”逐漸邁向美麗富足的“內在美”,讓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一位菜農的臉上。
2023-04-06 09:24:33
2023-04-03 16:30:09
2023-04-03 15:57:09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