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苑莘
創品牌、建基地、深加工、促銷售,新的一年,希望有更多村莊合作社加入觀城印象合作社聯社。這是莘縣觀城鎮西馬溝村黨支部書記馬廷方的新年愿望。
之所以有這樣的愿望,是因為馬廷方有另外一個身份——觀城印象合作社聯社負責人。2021年,觀城鎮黨委政府牽頭成立合作社聯社,以西馬溝村的永蓮蜜桃、秋月梨種植基地為龍頭,將西馬溝村野豬林果蔬種植合作社、于溝村蓮藕專業合作社、高菜園村莘觀水果種植合作社、東街村蜜桃種植合作社攏到一起,“抱團”發展。
選擇馬廷方擔任聯社的負責人,是觀城鎮黨委政府對他能力的認可。在馬廷方的帶領下,西馬溝村通過發展集體經濟,讓村民走上致富路,成為當地知名的小康村,2012年,全村100多戶村民都住進了二層樓。
西馬溝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秘訣在哪里?馬廷方介紹,西馬溝村黨支部領辦的野豬林果蔬種植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實行統一購苗、統一施肥、統一銷售的管理模式。“2021年,全村村民享受土地流轉固定分紅和收益分紅,每畝增收1900多元,村民人均增收2600余元,村集體收入110萬元,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走出一條富民強村之路。”馬廷方說。
2021年,在西馬溝村集體經濟發展樣板的帶動下,觀城鎮各村黨支部積極領辦合作社,并加入合作社聯社。如今,各村的廢棄坑塘、閑置土地被整理出來,成為合作社以及聯合社發展的“資本”。
各村合作社加入聯合社后,所在村的集體經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但與西馬溝村、于溝村等強村相比還有不小差距。于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馬廷方開始籌劃通過打造統一品牌等形式,提高聯社的融合程度。在鎮黨委政府和聯社的努力下,各村先是在種植和養殖品種等方面達成共識,隨后又在生產標準上趨于一致。
“大家步調一致為今后合力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馬廷方表示,新的一年,他將帶領各村一同建好觀城鎮印象合作社聯合社,將櫻桃、秋月梨、蜜桃、蓮藕種植等產業融合在一起,通過創品牌、建基地、深加工、促銷售,實現“抱團”發展,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讓其他村的群眾也過上“西馬溝式”的幸福生活。
2023-04-06 09:24:33
2023-04-03 16:30:09
2023-04-03 15:57:09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