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于新貴
今年春天,田洪生每天接下近千個黑小麥產品訂單,他和工人們加班加點,等待著物流公司來拉貨。
電商是田洪生的主要銷售渠道,但今年48歲的田洪生對電商并不精通。不過,田洪生是一位善于栽“梧桐樹”的人。在他“梧桐樹”的吸引下,9名大學生像“金鳳凰”一樣從城里相繼飛來。偏僻農村的“梧桐樹”,憑什么頻頻招來“金鳳凰”呢?
茌平區溫陳街道郝莊村北有一片廠房,這里是田洪生的滿田金種植專業合作社。這里生產的黑小麥面條、面葉、水餃、饅頭等產品被端上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國內十幾個大城市的餐桌。
早在2009年,時任郝莊村黨支部書記的田洪生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引進了富硒黑小麥種子,種了100畝的黑小麥,當年就收入40余萬元。當地群眾看到田洪生發財致富,紛紛找到他,愿意和他一起種植黑小麥。滿田金種植專業合作社應運而生,這一年,全村黑小麥種植面積擴大到700畝。等到收割后,每畝收入4000余元。當地群眾靠種植黑小麥圓了致富夢。
2013年,因為銷售不暢,豐收后的50余萬公斤黑小麥積壓在倉庫里。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田洪生經過考察,投入資金購買設備,開始生產黑小麥面條和麥仁。
當年,田洪生背著自己的黑小麥產品到各地參加農產品展銷會,打開了北京、上海的市場。經過幾年的努力,產品在全國十幾個大城市站穩了腳跟。
2015年,田洪生建立新廠房,擴大生產規模;2017年,投入全自動生產設備;2020年,再次升級生產設備;2021年,產品品種達到幾十個,銷售額達到數千萬元……
如今,滿田金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黑小麥種植面積已有4萬余畝,帶動當地470余戶種植戶,每畝地增收七八百元。
由于先進設備的投入使用,滿田金種植專業合作社每天能生產20噸黑小麥面條。產品產量增加了,銷售成了田洪生必須考慮的大問題。他把目光放在了頭腦靈活、有電商銷售經驗的大學生身上。
田禮良是剛剛被田洪生挖來的“大咖”。他與田洪生是同村老鄉,從2014年就做電商。“黑小麥產品很受大城市歡迎,農產品電商大有前景,這是我最終來工作的主要原因。”田禮良說。
田禮良的“入伙”,使田洪生的電商銷售隊伍增加到9人,并且都是大學生。“銷售員每個月工資能達到一萬多元,甚至幾萬元。”田洪生說,他的一名銷售員曾經創造過一天銷售20噸黑小麥面條的業績。
3月16日下午,剛上任不久的溫陳街道黨工委書記吳正秋找到了田洪生,兩人進行了3個多小時的“頭腦風暴”。吳正秋想在當地各村推廣“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經驗,進一步加快土地流轉,做大做強黑小麥產業,并把當地的農產品推上電商平臺。吳正秋的想法與田洪生不謀而合。田洪生說,他的黑小麥產業迎來了春天,將繼續擴大產業規模,帶動群眾致富。同時,讓“梧桐樹”根深葉茂,吸引更多的“金鳳凰”落戶農村,建設新農村。
2023-04-06 09:24:33
2023-04-03 16:30:09
2023-04-03 15:57:09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