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本報記者 孫克鋒
4月15日,走進陽谷縣郭屯鎮,一望無垠的麥田成方成片,正在追肥的機器穿梭其間,無人機在空中盤旋,勾勒出現代版的農忙圖。
王澤武(左)在察看小麥長勢
金豐公社業務經理王澤武站在麥田地頭,拿出手機在屏幕上滑動,由他們承接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地塊電子地圖依次閃現。“如果哪塊地需要管理,我們直接在手機上派單。”
陽谷縣郭屯鎮以“土地流轉”為依托,推行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有效破解了農村老齡化、空心化導致的土地耕種難題,實現農民、村集體以及社會服務組織三方受益,使鄉村振興更有力量。
讓復墾地變良田
4月15日,郭屯鎮西韓村舊址的麥田里,陽谷倍爾康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高金峰正在查看墑情。該公司流轉了600畝土地,其中一部分是西韓村的復耕田。
西韓村于2020年完成村莊搬遷,原村舊址98.12畝地復耕成為一般農田。郭屯鎮探索實行“村集體+農業公司+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合作模式,即村集體以400元/畝的價格承包給陽谷倍爾康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委托金豐公社開展耕、種、管、收等全程托管服務。
經過兩年實踐,小麥平均畝產達310余公斤,倍爾康公司全年每畝可節本增效近500元,村集體實現收入近4萬元。此后,金豐公社還接連承接了郭屯鎮其余6個村舊址復耕服務。
實現“一地生三金”
北葛村有耕地772.89畝,除80多畝黃金梨園外,其余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不少在外務工的村民將土地以300元至500元的價格承包給散戶,無法發展集體經濟。
“以前想給村里修條路,村集體都拿不出錢來。”北葛村黨支部書記宋益敬感慨萬千。
為破解這一難題,2021年秋季,葛莊村通過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將長期在外務工村民的186畝土地按照每年每畝1000元的價格進行流轉,并以與農戶互換地塊的方式形成土地規?;?。
隨后,合作社再將流轉出的土地交由金豐公社,對糧田進行產前、產中、產后全流程托管。2021年,雖然遭受雨災,但是北葛村玉米仍然獲得豐收。
宋益敬粗略地算了一筆賬,除去土地流轉費和農業產出托管服務費等成本,僅2021年秋季,北葛村就實現集體收入約7萬元。
解放生產力
“好政策、好服務來了,咱們要顧大局識大體,不能因為自己耽擱大家的事兒。”這幾天,梁莊村黨支部書記梁振龍不斷通過廣播喇叭介紹農業托管服務的最新政策,面對前來咨詢的村民,他更是不厭其煩地講解。
梁莊村青壯年村民大部分外出務工,但很多人不愿意放棄土地經營權。
該村土地成方成片,適宜大型機械耕作等,前提是相鄰地塊要統一接受托管服務,這就需要村組織領辦合作社把村民組織起來。梁振龍作為梁莊村的領頭人,與金豐公社經過多輪探討,最終達成一致意見。2021年上半年,300多畝小麥接受托管服務。
“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兒。土地托管后能夠實現增產提質,降低成本,總體上村民是受益的。”梁振龍說。
到了秋季,梁莊村托管服務面積擴大到600多畝,實現了土地規?;?、機械化、科學化種植。
目前,郭屯鎮有耕地面積5.67萬畝,累計實現農業生產托管服務4.5萬畝,農民增收的同時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實力。
2023-04-06 09:24:33
2023-04-03 16:30:09
2023-04-03 15:57:09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