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趙艷君
5月10日,一場降雨過后,莘縣大張家鎮紅廟村百畝蟠桃采摘園里,尖尖的桃葉更顯碧綠,枝頭上初長成的紫紅色油蟠桃,散發出陣陣清香。
“這果子一天一個樣,長勢非常喜人。過不了多久,桃園就將迎來第一批采摘的顧客。”看著枝頭累累碩果,負責管理蟠桃園的張士國,彎腰向桃園深處走去。
張士國是村里的干部,幾年前,紅廟村黨支部流轉180畝土地,領辦了莘縣紅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張士國就是百畝蟠桃園的持股人之一。
合作社為蟠桃園引進紅錦、大小油蟠、毛蟠、黃蟠等6個品種,栽下5000余棵桃樹。
“開始大家都不太懂種植技術,咱們市里和縣里的鄉村振興服務隊,隔三差五就來現場手把手、面對面指導,慢慢地,我們都掌握了果樹管理技術?,F在,大家一眼看過去,都能知道哪根桃枝后勁足,哪個桃子能長成。”說到蟠桃種植技術,60歲的張士國非常專業,言語之間更是充滿對市縣兩級農技專家的感激。
只要不外出,紅廟村黨支部書記唐欽平每天都會到蟠桃采摘園看一看,桃樹抽出新枝,林下養殖的雞鴨歡快奔跑的場面,都能讓她高興半天。
“當初籌建蟠桃采摘園時,因為對蟠桃種植技術不了解,很多村民擔心風險太大不敢入股。”提及最初的艱難,唐欽平頗為感慨。最終,紅廟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一體化發展模式,發動村民以承包土地或勞動力入股的方式,抱團闖市場。
每年的5月底到8月初,百畝蟠桃采摘園不同品種的桃子,陸續迎來聊城、濮陽、邯鄲等地的大批游客,“桃子熟了,我們通過鎮里的電商銷售群發個消息,四面八方的游客聞著桃子的香味就來了。”張士國說,成熟后的毛蟠桃,不光個頭大,而且口感好,“行情好的時候,我們都是按個賣。一個桃子5元錢,供不應求。”
當前,紅廟村的百畝蟠桃正值盛果期,按照張士國的估算,這個散發果香的桃園,很快將為他們帶來十余萬元的純利潤。
2023-04-06 09:24:33
2023-04-03 16:30:09
2023-04-03 15:57:09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