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縣域 > 百強鄉鎮 >

              現場新聞大賽·我說這十年丨幸福路在腳下延伸

              來源:聊城日報  2022-09-01 09:50:07
              A+A-
              分享

              開欄的話 便民公交通到村頭、就醫購藥一卡在手、“口袋公園”遍布城區……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聊城百姓的身邊,精彩故事每天都在發生,幸福笑臉隨處可見。

              一個個故事、一張張笑臉的背后,有時代的變遷,有動人的旋律,有感人的瞬間,見證著全市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也奏響了加快建設“六個新聊城”的激昂樂章。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時,本報推出《“市四院杯”現場新聞大賽·我說這十年》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的讀者來當“主講人”,以親歷或口述的形式,講述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巨變,敬請關注。


              GetAttachment.jpg

              ■口述人:付茂生(二級人民調解員、東阿縣銅城街道退休干部)

              我家在東阿縣銅城街道朱集村,與濟南的平陰縣、菏澤的梁山縣和我們聊城的陽谷縣搭界,可謂一腳踏三縣、互聞雞犬聲。說起我們村這些年的新變化,可能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村的路。

              我們村夾在通往縣城的兩條公路的中間,“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外村人說我們村是“夾河套”。以前,就連通往縣城公路的鄉間路都是狹窄的黏土路,彎彎曲曲、高低不平,無水硬如銅、遇水軟如膿。每次進城辦事或購買東西,村民要走好幾里路到被稱為“交通要道”的銅魚路去搭車。遇到陰雨天,就遭遇“出不去,進不來”的困難和尷尬。

              我原在街道辦事處工作,那些年上下班只能騎自行車。2008年夏的一天,我下班回家時突然電閃雷鳴,風雨交加。自行車前輪蓋瓦里全是又黏又厚的泥土,推也推不動。晴天“人騎車”,雨天“車騎人”。“大金鹿”足有七八十斤重,我扛著它走路,一步一滑。雨越下越大,天又黑了下來,我的鞋子也沾滿了泥,跟秤砣一樣掛在腳上。有心把自行車扔下,自己走著回家,又舍不得,畢竟它是陪伴了我多年的老伙伴,萬一被人撿走了我也心疼。我只好深一腳、淺一腳,踉蹌著往前走,實在撐不住了就歇一會兒。就這樣,短短幾里路,我走了近3個小時,回到家已是晚上10點多了。

              也是這一年的秋天,連陰雨,地里有水排不出,到了收獲時,地排車、拖拉機不能上路,只能手提肩扛把莊稼往家運,父老鄉親心中充滿了辛酸、無奈和期待。

              GetAttachment (2).jpg

              而現在,你到我們村看看,那些路早沒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筆直、寬闊、平坦的柏油路。這都是政府2018年前后對我們村進行整體規劃設計時修的,而且一連修了東西南北四條路,路路相通,四通八達,就連過去田間的生產小路也全部進行了硬化,父老鄉親的生活和出行再也不是“老大難”。

              更讓村民高興的是,路修好后,村頭公路緊接著就通了公交車,從城里到我們村一天往返十幾趟,60歲以上老人享有優惠。留守老人或退休人員三五成群沿村間公路或步行或騎車,鍛煉身體,逍遙輕松。村里多數家庭買了小轎車,大家都說,那些年別說沒錢,就是有錢也不敢買小轎車,因為根本開不進村。路好了,進城越來越方便,年輕人結婚、學生考上大學、生孩子吃喜面、喬遷新居等宴請客人時,大都到城里的飯店置辦宴席。

              路通了,業興了,經濟有了大發展。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紛紛返鄉創業,建起了種植、養殖基地和蔬菜大棚,就連城里人也經常騎著自行車、電動車或開著小汽車到我們村休閑觀光,采摘瓜果蔬菜。而那些年沒修路的時候,連鄰村的人都不愿意到我們村來?,F在,村里的養殖戶和種植戶一年四季坐門等客,年年都有好收成,經濟收入就像鉆天猴——一個勁兒地往上竄。

              (本報記者 王軍豪 采訪整理)

              【編輯:萬昊】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