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目倫
“在老棚里,瓜秧如何處理是目前遇到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的發展。”6月2日,針對香瓜產業面臨的問題,莘縣燕店鎮鎮長王祖國并不“護短”。
自上世紀90年代起,燕店鎮持續發展香瓜特色種植業,種植面積已達3萬余畝,產業產值和群眾收入均實現大幅增長。然而,香瓜的分類銷售、深加工及瓜秧的循環利用等,還大有文章可做。為此,當地在打造“莘燕”品牌香瓜現代產業體系的過程中,著力解決一系列問題,讓“莘燕”這一品牌越來越響亮。
一個轉身
種植能手專注研發新品種
1994年,在鎮政府扶持下,燕店鎮西孫莊村等村的村民開始建設大棚,用于種植香瓜。西孫莊村村民魏艷梅和哥哥弟弟一起建起16座大棚。他們從壽光引入先進的種植技術,哥哥弟弟負責種植、銷售,魏艷梅負責記工記賬。幾年時間,3人成為遠近聞名的種植能手。
由于勞動強度高等原因,種瓜第三年,魏艷梅的哥哥弟弟開始轉行,16座大棚全部轉賣給本村村民。魏艷梅也轉行進入種子行業,與河北廊坊等地的種子公司合作,對香瓜、黃瓜等瓜菜的新品種進行試種,種植技術成熟之后在全國進行推廣。
去年,魏艷梅試種成功了一個新品種,取名“花美人”,現已完成注冊,由莘縣禾潤農業科技推廣有限公司總經銷。“花美人”品種口感獨特,收購價達每公斤15元,比其他品種高1元多,市場價則高達每公斤34元。
一項規劃
為“燕店香瓜”插上翅膀
“占據種植規模近八成的老棚無法進行機械化作業,瓜秧只能靠人工拉出來,然后堆在路邊,既影響交通,也不利于保護環境,而改造提升又存在實際困難,這成為產業發展過程中遭遇的瓶頸。”王祖國一針見血地指出全鎮香瓜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如何補齊產業短板、拉長產業鏈條,推動香瓜生產現代化產業進程?
“我們計劃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與村鎮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等結合起來,通過申報全域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鼓勵群眾對農業設施進行數字化改造,建設高標準智能溫室大棚。”燕店鎮黨委書記劉晉介紹,圍繞“莘燕”品牌建設,該鎮正在打造香瓜現代產業體系,并于去年底出臺了相關意見。
為延長瓜果儲存時間,燕店鎮將依托京東云倉,爭取國家專項債券7000萬元建設標準化倉庫、冷庫等倉儲設施設備,同時爭取國家專項債券1.1億元打造香瓜特色小鎮,加快香瓜博物館、香瓜生態采摘園等特色生態旅游景點建設,在此基礎上,開發香瓜飲料、香瓜罐頭、香瓜果脯等深加工產品,進一步延長產業鏈條,提升農戶收益。
目前,燕店鎮正與南京農業大學、聊城大學農學與農業工程學院等科研院所和山東錦尚生物有限公司合作,探索農業廢棄物的有效綜合利用,徹底解決“瓜秧”處理等難題,增加產業附加值和群眾收入。該鎮還全面整合鎮駐地生產瓜果外包裝、大棚膜、棉毯、泡沫箱等中小企業,實現資源共享型發展。
2023-04-19 17:24:34
2023-04-19 16:39:57
2023-04-18 16:18:20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