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發現山東手造丨文登魯繡:中西合璧獨樹一幟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2-03-16 19:50:09
              A+A-
              分享

                銀針起落,彩線穿梭,一枚草葉在繡布上緩緩生成。

                坐在工作臺前,55歲的田世科目光透過老花鏡片,嫻熟地穿針引線,正在創作《富貴豐美圖》。一旁的圖樣紙上,記錄著這幅魯繡的“動工”時間——2018年4月,而待它完工還需要不少時日。“如果要把魯繡做成藝術品,創作時間基本都論年。”田世科說。

                在威海市文登區的山東蕓祥繡品有限公司,田世科是副總經理,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魯繡傳承人,有著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全國技術能手、國家級技能大師等諸多名銜,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多年來,他已擁有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外觀專利128項,主要科研成果7項。

                田世科的工作室以其名字命名,是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的“田世科技能大師工作室”。走進工作室,入眼便是一面魯繡屏風。這面名為《春意盎然》的魯繡約一米見方,兩鵲三蝶數枝花,再無他物。在外行看來,或許只能用精美等詞匯來形容它,但在行家眼中,它卻是珍寶。“它獲得了2014年的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獎。”田世科說,“當年創作了兩幅,另一幅被北京的一位收藏家花38萬元買走了。”

                記者注意到,《春意盎然》上花瓣的紋理極為清晰逼真。“這是雙面繡。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塊布上繡出正反兩面圖像,且圖案完全一樣。我把魯繡的‘雕平繡抽勒絲’工藝與雙面異彩結合,這種針法也是我的發明專利。”田世科解釋,一根頭發絲般粗細的紗可以拆分成32支,繡紋理時只能用其中數支,“而且一個花瓣有三到五種顏色的漸變過程,要用不同顏色的線”。

              春意盎然

                作為“八大名繡”之一的魯繡,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而文登魯繡在魯繡中獨樹一幟,是因其“中西合璧”。1894年,英國傳教士詹姆士·馬茂蘭在煙臺設立教會學校,學生們半工半讀,生產抽紗工藝品,一種被稱為“愛爾蘭花邊”的西方抽紗工藝由此在膠東地區流傳開來。后經一代代魯繡藝人的演繹整理,創造出了“抽、繡、編、鎖、勒、挑、補、雕”等工藝技法,文登魯繡以此蜚聲中外。

                1988年,美術專業畢業的田世科成為文登繡品廠的設計員。從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到二十一世紀初的十幾年間,作為“中國工藝家紡名城”的文登有工藝家紡企業近200家,產品內銷全國各地,外銷美、英、法、德、日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當時,企業的利潤一般在20%左右,很多人都下海單干了。”田世科說,在師兄弟、徒弟們都在做企業的時候,他堅持下來,“我一心喜歡做魯繡。”

                近十幾年來,出口訂單減少、生產成本上升,讓長期依賴出口的家紡產業遭遇巨大沖擊,蕓祥繡品最終選擇從外貿出口轉戰國內藝術品和旅游紀念品市場。

                如何從傳統魯繡突圍?田世科不斷進行探索。

                厚積薄發,終有回報?!稑s華富貴》《梅蘭竹菊》分別榮獲2012年、2016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荷塘清韻》榮獲2017年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金獎,《魯風新繡》榮獲2019年度十大類紡織創新非遺創意產品獎……多年來,田世科佳作累累,成功的背后,是這名魯繡大師如苦行僧一般地勤勉力行。

                《梅蘭竹菊》中的竹之神韻,源自田世科在蘇州出差時的“妙手偶得”,他在蘇州理工學院的竹林旁凝視了半天,才把這一神韻刻進了心里。但更多的時候,是“兩句三年得”?!逗商燎屙崱分械暮商?,距離文登城區十幾公里,他去了20多趟,“一天中不同時間的荷花不一樣,今天的和明天的也不一樣,每天蹲那里采風,就是為了找出一朵最美的荷花。”

                在蕓祥繡品的魯繡博物館中,最為珍貴的《榮華富貴》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除了滿足雙面繡的一般要求之外,它還做到了兩面色彩互不影響,不露針跡,兩面異彩分明,天衣無縫。”田世科對這幅作品引以為榮,“耗時整整兩年才做完。”

                入職時,田世科就師承于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殿太,數十年間,他不僅學會了技藝,也秉承了匠心。“一定要進校園,讓后人了解魯繡,愛上傳統文化。”作為魯繡傳承人,田世科還擔任多家高校的非遺導師、客座教授等職務,在三尺講臺上,以他的藝術人生講述魯繡的前世今生。

               ?。ù蟊娙請笥浾咛障嚆y 通訊員 王海政 王哲 報道)

              【編輯:郭艷娜】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