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企業
              商城
              縣域
              讀報
              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抓項目,轉動能,穩外貿——山東穩增長促轉型“蹄疾步穩”

              來源:新華社  2022-12-24 20:18:04
              A+A-
              分享

                大項目建設熱火朝天、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企業組團“出海”搶訂單……記者近日在經濟大省山東大項目建設現場、物流場站、工廠車間采訪發現,穩投資擴內需的系列措施正加緊實施、新舊動能轉換持續推進,很多企業在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后搶抓發展新機,經濟展現出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態勢。

                牽住重大項目“牛鼻子”,擴內需穩增長

                雖是寒冬時節,但山東的大項目建設現場卻是熱火朝天。在濟南城建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濟南軌道交通6號線土建11工區施工現場,車站主體剛剛封頂,“奮進二號”盾構機正在全速推進,渣土外運、管片拼裝等工序有條不紊?! ?/p>

                12月20日,濟南軌道交通6號線田園大道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受訪者供圖)

                “我們對所有施工人員點對點專車接送,保證閉環管理,全力搶工期、保進度。”該工區項目書記季斌說。

                重大項目建設是穩投資的“牛鼻子”。據山東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山東對大項目逐個對接、每日調度。前11個月,680個省重大項目完成投資5471.4億元,其中538個實施類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超年度計劃24.6個百分點。

                繼續實施促進汽車、家電消費政策,出臺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26條措施、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77條措施……今年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山東出臺一系列擴內需、穩就業、保市場主體措施,經濟實現平穩增長。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部分經濟先行指標明顯向好。在山東省最大鐵路貨運樞紐濟西站,近期接連刷出建站40年來進出貨車數(辦理輛數)的新高;在“物流之都”臨沂市,浙通物流公司負責人王郡良指著排隊待發的貨物說:“上半年平均每天發貨約50噸,進入12月平均每天發貨約110噸。”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轉出發展新氣象

                2018年初,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獲國務院批復建設,今年8月,國務院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又明確支持山東著力探索轉型發展之路。

                近日,東岳集團有限公司聚偏氟乙烯(PVDF)全產業鏈項目投產,標志著公司總投資148億元的系列重大鏈條式項目取得又一新進展。“鋰電級PVDF是新能源領域的核心材料之一,半導體、光伏也都離不開這一材料。”東岳集團下屬山東華夏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王漢利說?! ?/p>

                東岳集團萬噸聚偏氟乙烯(PVDF)全產業鏈項目建設成果觀摩點評會。(受訪者供圖)

                記者采訪了解到,除了企業新技術突破不斷涌現,新興產業集群發展也是山東新動能崛起的一大特點。在威海電子信息與智能制造產業園,惠普、捷普、聯想等世界500強企業與百余家供應商企業匯聚于此,組成了打印設備及智能服務終端產業鏈。

                “每一年的發展都有質的飛躍,預計今年的產值將會達到2019年的5倍以上。”捷普電子(威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俊對當前的發展形勢充滿信心。

                據山東省工信廳廳長張海波介紹,近年來山東集中打造11條世界級產業鏈、200家以上產業生態主導型“鏈主”企業,集中培育壯大7個國家級、50個以上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布局建設空天信息、磁懸浮、元宇宙等未來產業示范園區,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一批千億級、萬億級增長引擎。

                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山東新技術、新產業等“四新”經濟投資同比增長14.2%,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35.7%。

                “出海”搶訂單,穩好外貿基本盤

                12月中旬以來,山東省級和各地商務部門組織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外貿企業赴日韓、東南亞、歐盟開展商務洽談活動。“與客戶面對面交流機會難得,十分及時,近期的訂單成交額已超千萬美元。”迪尚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凱告訴記者。

                搶外貿訂單同時,山東繼續開拓外貿通道。12月18日,中歐班列(齊魯號)上合示范區至斯洛文尼亞科佩爾首班班列在青島開行,這標志著中歐班列(齊魯號)南通道“跨黑海、里海”線路正式開通運行。至此,上合示范區的國際班列線路已擴展到19條?! ?/p>

                集裝箱貨輪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裝卸。(新華社記者李紫恒 攝)

                進一步擴大開放,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是推動外資外貿增長更為基礎的動力。今年以來,山東搶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機遇、加快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為外資外貿企業創造更多政策紅利。

                青島懿德匯智國際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去年受疫情影響,辦理了“休眠”備案,“休眠”期間享受到免費托管和個性化喚醒服務,該公司于不久前順利回歸市場。

                “我們實施‘休眠’企業免費托管服務,打破‘一刀切’注銷退市的做法,最大限度降低企業成本,助其蓄勢再營。”青島自貿片區管委副主任隋斌說,僅今年青島自貿片區就圍繞市場主體、產業發展需求,形成38項高質量制度創新成果。

                一系列擴大開放的舉措,推動山東外貿在多重不利因素下依然交出了優異成績單。據青島海關數據,今年前11個月,山東外貿進出口達3萬億元人民幣,總量超去年全年,同比增長13.5%,繼續保持高位。(記者袁軍寶、王陽、孫曉輝)

              【編輯:宋春芳】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