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項目融資難、融資貴,農業抵押物缺乏、農業擔保難等問題日益凸顯。農業信貸擔保作為政府職能和財政職能的延伸,正成為破解“三農”融資難題的重要創新。
山東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農擔”)是全國首家累計擔保突破千億大關的省級農擔公司。截至2022年末,山東農擔累計為全省“三農”領域提供擔保貸款1328.5億元,較2021年年末增長55%,扶持了全省23萬戶農業經營主體,累保金額占全國近1/8。2022年,公司新增472.4億元、在保606.15億元,均占全國1/6,新增、在保、累保金額、資產增值保值率、國擔再擔保分險比例等指標均居全國首位。
聚焦糧食安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山東農擔優化完善“農耕貸”“沿黃糧食規模種植貸”等系列產品,將畝均大豆授信標準由1400元提高到1680元,助力大豆油料擴種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推動灘區農業規?;?、集約化發展。聚焦種業振興,優化完善“大豆種業”“蔬菜種業”等產業集群、產品方案,聯合山東種業集團開發種業產業鏈方案,支持小麥良種繁育;積極開發渤海黑驢、單縣青山羊擔保方案,幫助保護本地種質資源。
截至2022年末,山東農擔累計為全省2.7萬戶種糧大戶提供擔保貸款98.9億元,覆蓋種植面積600多萬畝,全年糧食種植新增擔保42億元,同比增長17%;累計支持良種繁育、種子購銷及地方種質資源保護擔保貸款2633戶、金額17.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農擔融入農業場景,積極引導產業提質增效。截至2022年末,公司386個擔保服務方案已覆蓋全省絕大部分特色優勢農業產業,濰坊蔬菜、煙臺蘋果、沿黃牛肉、沿黃小麥、魯北肉羊、海水養殖等一大批產業集群擔保規模超過10億元。
在山東,憑“四星以上黨支部”“符合當地資源稟賦的產業”“有經驗的從業人員”等要素,村黨組織領辦的合作社就能貸款,不用再去夠“上年度經營額500萬”“抵質押物”等原本夠不到的門檻。這項“強村貸”優化方案,有效解決合作社規模較小、抵押資產不足問題,實現“支部有作為、集體增收入、群眾得實惠”,引領農業傳統授信規則由“看資產、看流水、看押品”向“看人、看事、看發展”轉變,科學匹配擔保期限,滿足農民融資需求,切實為農民增信、為銀行分險、為鄉村振興賦能。截至2022年末,已發放“強村貸”19.7億元,支持了2395家村黨組織領辦的合作社。
在“強村貸”基礎上,山東農擔構建“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政策性工具+金融科技+現代農業”的大田托管生態平臺,支持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集中流轉土地,綜合運用衛星遙感、區塊鏈等金融科技實現產業、資金閉環的“雙閉環”管理,自動生成可信數據,杜絕了擔保貸款被挪用的代償風險,保障資金分配高效、管理安全,真正實現了“用錢不見錢”。對黨組織領辦合作社來說,可以通過政策性擔保貸款獲取啟動資金支持,整合盤活邊角地塊獲取約7%—10%增種面積收益,通過收入要素分配獲得40%—50%種植盈余分紅,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就農戶而言,在一畝600—800元的土地流轉保底收益外,還可按20%—30%比例額外獲得每畝200—300元的分紅,托管后放心外出務工,拓寬創收渠道。截至2022年末,“大田托管”智慧服務模式已累計注冊村集體693家,收集土地信息65萬畝,為167個村集體發放貸款20345.29萬元。
數字化轉型浪潮中,山東農擔為農業經營主體搭建了7*24小時不打烊的“客戶直通”在線服務平臺,通過規?;奂哔|量客戶推動銀行搶單,強化客戶主動權,實現利率優惠、讓利于民,并充分運用證照識別、電子簽章等金融科技技術提升辦理的便捷性、高效性和精準性。平臺累計獲客1.5萬筆、金額128億元,銀行接單1.06萬筆,金額85.3億元,放款金額41.26億,撮合成功率高達82%。同時,公司以數據收集、治理、應用為突破口,開發“名單制”數據采集系統,為管理中心、辦事處和鄉鎮工作站提供常態化的數據采集綜合管理平臺,現已采集數據376.29萬條、涉及227.25萬戶經營主體。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鶴穎 通訊員 王睿千 報道)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