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來源:新華網  2022-07-15 16:54:03
              A+A-
              分享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 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文章強調,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以自強不息的決心和意志,篳路藍縷,跋山涉水,走過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體的發展歷程。要深入了解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推動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文章指出,經過幾代學者接續努力,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加強多學科聯合攻關,推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更多成果。加強統籌規劃和科學布局,進一步回答好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基本圖景、內在機制以及各區域文明演進路徑等重大問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義和認定進入文明社會的中國方案,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創性貢獻。要同步做好我國“古代文明理論”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傳、推廣、轉化工作,提升中華文明影響力和感召力。

                文章指出,要深化研究中華文明特質和形態,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在五千多年漫長文明發展史中,中國人民創造了璀璨奪目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西方很多人習慣于把中國看作西方現代化理論視野中的近現代民族國家,沒有從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來看中國,這樣就難以真正理解中國的過去、現在、未來。要把中華文明起源研究同中華文明特質和形態等重大問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深入研究闡釋中華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路向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研究闡釋中華文明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質和發展形態,闡明中國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蘊。

                文章指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民族復興立根鑄魂。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過程中,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指導思想,傳承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

                文章指出,要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充分說明,無論是物種、技術,還是資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斷傳播、交流、互動中得以發展、得以進步的。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沖突論”。堅持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講好中華文明故事,促使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華民族。

                文章指出,要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品。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敬畏歷史、敬畏優秀傳統文化,重視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要教育引導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編輯:高長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