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2年第23期《半月談》,以《“兩河喜鵲”飛入百姓家》為題刊文點贊了聊城借助黃河文化和運河文化交匯交融的獨特優勢,全力打造“兩河喜鵲”志愿服務品牌,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深走實的經驗和做法?,F予以轉發,敬請關注。
■ 本報記者 趙宏磊
幾張小板凳、一把剪刀、一塊圍布、一瓶消毒液……穿著紅馬甲的“理發師”一字排開,仔細詢問老人需求,精心設計發型。東昌府區閆寺街道十里鋪村的流動理發店,火爆程度出人意料。
這是聊城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之一。如今,越來越多的“兩河喜鵲”志愿者活躍在聊城大地,以各種方式融入百姓生活,讓志愿服務成為最動人的音符,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喜鵲登枝,民俗中象征“吉祥如意”。我市充分發揮黃河文化和運河文化交匯交融的獨特優勢,創新打響了“兩河喜鵲”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以文明實踐探索“兩河文化”的時代精髓,用志愿服務浸潤優秀傳統,不斷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精準服務暖人心
閆寺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公益崗專管員楊風蓮在村里走訪時發現,不少老人頭發又長又亂。“村里沒有理發店,去城里不方便,覺得理發貴,是一些老人不愛理發的原因。”楊風蓮說。
經過前期調查摸底、資源整合、隊伍組建、技術培訓,今年6月初,閆寺街道啟動“五為”之“為老”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頭等’大事我來辦”,吸納轄區10余名愛心人士組建了“愛心小剪刀”志愿服務隊,定期到各村開展流動義剪服務。截至目前,已服務2000余名老人。在東昌府區,像這樣實實在在服務群眾的志愿項目還有很多。
“小棉襖”“東昌銀輝”“雷鋒超市”等志愿服務項目受到群眾歡迎。東昌府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群眾“不捧場、不喜歡”的項目,當地會及時整改或清退;群眾喜聞樂見的項目則重點打造。
群眾需求在哪里,文明實踐服務就對接到哪里。我市圍繞群眾需要,著力深化志愿服務,切實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作為推進“兩河喜鵲”文明實踐的有效載體。聚焦“五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化、精準化推動志愿服務常態長效發展,全市8個行政縣(市、區)同步開展了各具特色的“兩河喜鵲+”文明實踐志愿服務。
“看看,這一幅幅美景畫到咱的屋墻上,真是太漂亮了!”“就是,本來沒有啥色彩的村子,一下子看著像個美術館。”6月28日,在莘縣燕塔街道老宅村,村民看著自家墻上一幅幅五顏六色、反映各種主題的繪畫,贊不絕口。
72名“兩河喜鵲”志愿者不顧高溫,用30天時間繪制了近200幅巨幅作品,一下子改變了這個村的陳舊面貌,以此帶動鄉村文化旅游經濟發展。全村人都特別感謝這些“飛”來的“兩河喜鵲”志愿者,也希望更多人來村里賞美景,感受農家快樂。
一大批有溫度、有質感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滿意度持續提升。目前,共有9181支各級各類志愿服務隊伍,約102.79萬名志愿者,活躍在聊城的廣袤大地上。我市打造“兩河喜鵲”“五為”志愿服務項目4179個,開展愛心義診、公益夏令營等“兩河喜鵲”志愿服務關愛行動1.87萬余次,“文藝輕騎兵”“科技特派員”等1200余支“兩河喜鵲”特色志愿服務隊伍,志愿服務專業水平實現全面提升。
“點派接評”應民意
讓高唐縣趙寨子鎮北街村黨支部書記張憲貴沒想到的是,一次偶然的志愿服務項目“點單”,竟讓村里的晚播玉米增收增值。“每斤玉米收購價比市場價高2毛到3毛錢,算下來這500畝地增收26萬元左右。”
高唐縣今年部分地塊玉米晚播??h農業農村局農技專家杜立芝說,為滿足晚播不減產農技服務需求,當地開展了“志愿服務+農技推廣”項目,開通“服務熱線”,并按照玉米生長階段分好時間段,定期到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農技課堂”“農技云課堂”講授專業知識。
正是借助農技專家提供的知識和信息,北街村玉米得以增收。為了讓志愿服務瞄準群眾需求,聊城市實行“群眾點單—中心(所、站)派單—志愿服務組織接單—群眾評單”的閉環服務模式。高唐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李振魯說,高唐縣根據群眾需求開展“田園夜話”活動,為群眾講政策傳科技、解難題辦實事;延伸打造636處文明實踐家庭站,為村居群眾提供一個喝茶聊天、議事嘮嗑、互幫互助的“人氣場所”;建設50余處鄉村復興少年宮,開設孩子們喜愛的“課外套餐”。
這是我市推行“點派接評”文明實踐云平臺閉環服務模式的一個縮影。目前,“點派接評”服務模式已累計精準對接群眾需求6500余次,惠及45.69萬人。為更好地提升“兩河喜鵲”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效果,我市建成文明實踐多功能室1.02萬個,縣級中心配備專管員70人,實踐所配備公益崗279人,實踐站配備公益崗2711人,實現“五有”標準全覆蓋。
以“兩河喜鵲”品牌的實施,我市全面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統籌推進“兩個中心”融合賦能建設,依托市融媒體中心建設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綜合辦公區,打造志愿者工作站、宣講交流、指揮調度等5大功能區,高效運行文明實踐“云平臺”,積極打造覆蓋全域、帶動全城、輻射全方位的基礎平臺,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筑牢基礎。
傳播思想育新人
73歲的王忠祥,是聊城市志愿宣講隊伍的一員。
王忠祥的父親早年參加革命,在解放戰爭中犧牲。退休后, 酷愛革命歷史的王忠祥開始宣講紅色故事、弘揚革命先烈精神。他的語言通俗易懂,接地氣,成為當地群眾口中的“故事大王”。
近年來,聊城市優選了一批像王忠祥這樣政治素質高的百姓宣講員。雷鋒廣場、“黨史國史”教育展室、紅色教育大講堂、紅色村史館……處處都有百姓宣講員的身影。“我們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過程中,堅持創新教育形式,結合身邊人與事,闡述新時代文明實踐內容,讓群眾感興趣、聽得懂、做得到。”東昌府區侯營鎮宣傳委員谷鳳江說。
我市創新宣傳形式,有的把黨的創新理論編成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順口溜、快板,有的通過播一段微視頻、講一個身邊小故事、作一次微宣講、演一個節目、幫群眾圓一個微心愿等形式新穎的組合式活動,把“大道理”變為“小故事”,把“普通話”變為“家鄉話”。
今年以來,聊城市共打造“兩河喜鵲 巧講妙唱暖人心”“兩河喜鵲聲聲”等特色品牌130個,開展“喜迎二十大”“強國復興有我”“傳黨聲惠民生”“馬扎課堂”等“兩河喜鵲”宣教活動4200余場次,覆蓋干部群眾56萬余人次,有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聊城落地生根。
“心里裝著你我他,大事化小,小事化沒了……”志愿者張磊用活潑風趣的語言讓群眾體會文明美德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這是發生在高新區九州街道黃山路社區“百人百場講美德,文明禮貌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現場的一幕。今年以來,聊城市開展“百人百場講美德”“美德健康大講堂”“全民閱讀美德實踐”“全民健身生活實踐”等4大類主題活動800余場次,參與人數10萬余人,全面提升群眾文明素養,崇大德、講美德、守公德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全市各級文藝志愿服務隊伍深入基層開展“雙節送溫暖”“全民國家安全宣傳日”“520移風易俗”等“兩河喜鵲”文明實踐2.6萬次,積極培育踐行主流價值,倡導文明風尚,形成群眾樂于參與、主動參與、廣泛參與的生動局面。一次次深刻的理論宣講、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一幕幕溫暖人心的善舉、一場場引人入勝的演出,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真正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國家的好政策、身邊的正能量“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3-09-15 16:01:23
2023-09-15 15:51:28
2023-09-15 15:51:06
2023-08-30 17:20:00
2023-08-01 14:55:58
2023-07-13 16:32:19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