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8月19日電(記者 周潤?。?/b>今年長達40天的三伏天將于8月20日正式結束,清涼可期。
今年的末伏時間為8月10日至8月19日。天津民俗專家、專欄作家由國慶介紹,末伏指立秋后第一個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民間素有“秋后一庚入末伏”之說。民俗理念認為,如果末伏在立秋這天之后,那么俗稱“秋包伏”;如果立秋當日正好入末伏,也就是說立秋當天恰逢庚日,那么就叫“伏包秋”。
立秋當天正逢庚日比較少見,而多數情況下進末伏的時間往往在立秋這天之后。以今年為例,立秋是8月8日,往后找到的第一個庚日是8月10日,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由于今年進末伏的時間在立秋之后的兩日,即俗稱的“秋包伏”。
源于此,民間也產生了不少民諺、俗語和老話,如“伏包秋,涼颼颼;秋包伏,熱死牛”“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等等。那么,“秋包伏”真的會熱得哭嗎?
“古人根據生活與勞動實踐總結出來的這些老話或諺語也是一種經驗之談,常常蘊含幾分道理,但我國地域遼闊,再加上長期以來氣候變化波動以及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所以具體情況還應具體分析。”由國慶說。
出伏后,天氣熱不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秋老虎”是否發威。所謂“秋老虎”是指出伏后短時間會熱到35攝氏度以上的天氣,大多發生在每年公歷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氣候特征是早晚稍清涼,午后則高溫暴曬。
“秋老虎”現象幾乎每年都會發生,有時來得早,有時來得晚,有時還會去而復返,持續的時間也長短不同,長則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短則一周左右。
由國慶表示,雖然“秋老虎”讓氣溫居高不下,但隨著空氣中的濕度下降,人體的感受會舒服很多。他建議,出伏后公眾仍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一旦出現“秋老虎”還是要注意防暑降溫、補充水分、勞逸結合、充足睡眠、合理飲食、適當鍛煉。
2023-08-20 11:09:25
2023-08-20 11:07:14
2023-08-18 11:47:32
2023-08-01 14:55:58
2023-07-13 16:32:19
2023-06-20 16:41:40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